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202节
??一井之中由水渠或道路分割成九块方块地,周围的八块分给八户人家种,当中这块不分,是朝廷的地。 ??也就是八户人家种九块地,所谓的田赋就是取这一年中中央田地的收成,当做赋税,丰年的时候大家一起丰收,灾年的时候大家都一起欠收。 ??看似公平,实则问题多多。 ??私田是自己一家在种,自然是人人为己全力耕种,但公田却是八户一起种。 ??于是必然有出力不均偷懒耍滑的问题,所以,这种方式就需要大量的官员进行严格地监督,但别说大商压根没有那么多官员,即便有,也得靠人治。 ??哪家把上头的官员伺候好了,就能少干甚至不干,其他人家就需要多干,干的不好了,多干的甚至还有可能被偷懒的伙同官员一起栽赃嫁祸,最后…… ??这种方法早就遭人诟病,陛下提及户与耕种,莫非除了坚定变法外,还想趁机改革田赋? ??难怪…… ??万年恍然大悟,他自己没有下到地方执政,不明白百姓耕种方式以及田赋收取方法。 ??可李靖呢? ??李靖虽然是仙人,但在陈塘关当官几十年了,还能不懂这些? ??从去年的小规模试种中就知道,李靖很谨慎,必然知晓如何推广小麦与水稻,也知道该如何先行试种掌握方法。 ??可李靖还是一股脑直接勒令百姓大规模种植。 ??显然是故意的啊! ??赋税之法,肯定属于变法中的某一个环节! ??陛下与李靖,还是为了变法,先用小麦与水稻彻查户籍,下一步便是改变田赋之法。 ??说不定…… ??文武纷纷想到了市集。 ??道路通畅,货币流通,人口往来,买卖不断,盈利巨大。 ??赋税可以从这之中收取吗? ??一斤木炭一百文,哪怕只收取一文作为赋税,累计起来也相当可观。 ??而且早就听闻贵族弟子在宫市之中交付税费,这是不是陛下的试收呢? ??子受却不知道朝臣在想什么,继续道:“朕去岁在陈塘关见过小麦与水稻的收成,极为可观,口感也比粟米更好,既然这些作物产量更高,能让更多人温饱,必然要大力推广。” ??“莫说是陈塘关一地,便是朝歌也都种上小麦又如何?”子受扫视着朝臣:“一年、两年,可能欠缺经验种不出太多,但几年之后呢?” ??子受在尽力劝服朝臣,挨骂一两年估摸着怎么也能磕成赵公明的水平吧? ??至于之后的事情之后再想,一两年的时间早就步入封神了,打起仗来昏庸值肯定成百上千的赚。 ??万年感慨,离开朝歌许久,再回朝歌,陛下仍旧没有变化,还是那么的圣明,那么的为民着想。 ??哪怕抛除变法,种植小麦与水稻,也是利大于弊的,虽然利得好几年才能看到,但的确是社稷之福,天下之利。 ??为此,纣王甚至不惜在这几年里背负陈塘关百姓的怨念与暗骂。 ??万年忙道:“臣万死。” ??子受板着脸,这锅怎么能让你背了? ??“不怪卿,也不怪李总兵,十万户居民种植小麦与水稻的政策,出自朕之手。” ??“臣等……”群臣拜下,羞愧的道:“请陛下恕罪。” ??子受嘴角一抽,我这越背锅你们还越自责? ??没用的!不管你怎么怎么责,这锅我背定了! ??“朕有过啊……” ??可朕不改! ??子受脑海里,已浮现出明年收成不足,百姓们吃着赈灾粮骂着皇上的盛况了。 ??好好的新粮没得吃,偏偏改种些莫名其妙的作物,还铁了心变法,一定怨恨朝廷,怨恨我吧! ??最关键的是,就算反转,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。 ??子受洋洋得意,他都把反转的方法给算出来了,一两年间,改种作物的昏庸值赚的稳稳当当。 ??这时,无名寺人却是匆匆进来,拜道:“陛下……陛下……” ??子受的话被打断。 ??一脸幽怨的看了寺人一眼。 ??寺人拜倒:“陛下,伯夷大人的奏疏到了。” ??子受沉默了,莫非是蛮夷暴乱? ??哎呀,那可真是雪上加霜……不对,双喜临门啊! ??陈塘关欠收,加上修路的蛮夷因不满劳苦而暴乱,两相之下,足以抵消平灵与曹州的事情,再加上摘星楼宴饮的不敬天神,囊血射天、盈土鞭地,说不定还能赚不少! ??良久,子受感慨道:“看看吧,看看吧,无外乎是蛮夷暴动,这些蛮夷不通教化,难以驯服,是吃喝不足还是露宿郊野?” ??“虽然粮食是有些少,但足够他们生活,蛮夷,不懂感恩啊!只怕又是如于越一般,鬼侯与虎侯都还在朝歌之中,没想到他们的族人竟然如此……奏疏拿来!” ??“即便如此,我大商身为大国上邦,也不能因此放弃蛮夷,既然接纳了他们,就要真心接纳他们,哪怕有暴动,也不能以暴力平息,如果有更多的蛮夷逃窜来此,仍要接收善待。” ??子受说了一堆,反正就是蛮夷暴动不能以暴力平息,得慢慢来,好不容易得来的昏庸值,肯定要拖得时间长些,多拖几个结算期。 ??万年面色有些古怪,没想到伯夷迫不急的,人还没到,就直接上陈奏疏了。 ??他更没想到的是,陛下竟然如此仁德,抱着这样决心,哪怕蛮夷不通教化,仍要善待,虽说有些理想化,想法有些天真,但事实是…… ??那些蛮夷诚心归顺了! ??寺人忙是将奏疏送上。 ??子受越看,脸色越难看。 ??“臣伯夷奏曰:化外蛮夷,感沐我大商恩德,纷纷顺服,此百年未有之异象……北狄东夷,皆称赞圣明,以商人自居……” ??这是在说蛮夷们吃苦受累还感恩戴德。 ??看奏疏里的信息,伯夷修路编曲还不够,顺手用搜集的民间诗歌做起了思想工作。 ??让蛮夷们感受大商文化,进而心悦臣服。 ??这洗脑水平是传销头子吧? ??子受觉得这份奏疏,简直是在嘲笑自己。 ??竟然连昏君都当不好,这一定是系统对自己的控诉。 ??子受深吸一口气,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: ??“诸卿也看看吧。” ??第254章 水泊梁山 ??自打纣王看起奏疏,群臣心里就焦灼起来。 ??大家都猜到,蛮夷可能暴动。 ??因为还没有皇帝轮流当,王侯将相宁有种乎,开局一个碗等概念,大商百姓再怎么,也就骂上几句,没人敢真乱起来。 ??但蛮夷没这概念,所以才会有南逃的牧人。 ??当他们看到纣王的表情越来越难看时,心情更加忐忑。 ??奏疏在朝臣中传阅。 ??大家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。 ??这不是好消息吗?蛮夷不仅没有乱,反而真心归附! ??想了想,辛甲出列道:“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,乃先王成汤,古有云:‘汤一征,自葛始’,先王自葛地而起,一统天下,天下人信之,向东征伐,西夷怨,南面而征,北狄怨,夏桀暴政,人人都想要先王拯救,希望被率先征伐。” ??“古有云:‘徯我后,后来其苏’,人们盼望圣王,若大旱之望云霓,市者不止,耕者不变,先王仿若及时雨从天而降,救民于水火之中,百姓欣喜若狂。” ??移动百科就是移动百科啊,什么都懂,古有云信手捏来。 ??其他人纷纷颔首,虽然很多人压根没听过辛甲说的古有云,不过这不妨碍他们假装比较懂。 ??这是将纣王比作了成汤!他们能不赞同吗? ??而且寥寥几句,就解释清了蛮夷诚心归附的原因。 ??因为他们心悦诚服啊!发自内心感念纣王大恩,感念大商给与他们的一切! ??费仲动了动唇,碰见对手了。 ??他是有点才智,可引据经典,还真没辛甲专业。 ??于是乎,他道:“陛下圣明啊!以一人之力恩加蛮夷,北方可定!” ??尤浑昂首:“辛中丞、费大夫说的是。” ??他觉得很自豪,在传令的时候,他亲眼见过蛮夷的感恩戴德,日子是苦了点,可也是真的努力为大商添砖加瓦。 ??商容喜不自胜。 ??闻仲都笑了起来。 ??也没啥人再管什么陈塘关百姓怨声道载了。 ??百姓怨言年年有,小民就是这样,稍有不顺就爱抱怨,今年还有水患以及纣王不敬天神的狗屁倒灶事儿,早就有许多人暗骂了,多几个人骂也都一样。 ??更何况推广小麦与水稻都是好事,为了成功变法,哪怕顶着骂名也得这么做。 ??可蛮夷不同,这可是恒古未有的功绩,不仅内迁,更是心悦诚服,自古以来,这是历代先王都没做到过的事。 ??杨任表情古怪。 ??随着奏疏传阅,越来越多人的表情,和杨任一样奇怪。 ??修路的蛮夷有多苦,他们心里头都清楚。 ??鬼方、虎方、土方这些归附了,有组织有背景,首领还在朝歌封侯,他们的待遇要好一些,可那些逃来的牧民、牧奴就不同了。